隨著秋風起舞,你的皮膚是否也開始上演“沙漠求生記”?每當干燥的季節來臨,身體很容易上演“癢癢大作戰”。那么如何在秋日里守護好我們水潤的肌膚呢?別擔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白娟主治醫師手把手教大家秋日護膚“小妙招”。

唰唰唰,一抓就會“下雪花”

秋天,很多人皮膚總是瘙癢難忍,往往控制不住一頓抓后,身上的皮屑就會像紛紛揚揚的雪花飄落下來,此時,首先要考慮的便是干燥的肌膚可能缺水了。

“而為了避免皮膚缺水,一方面當然是建議大家每天要多喝水,及時為身體補充水分;其次可以適當地涂抹一些補水面霜、身體乳,由內而外鎖住身體水分。另外沐浴乳等清潔產品也要盡量選擇溫和無刺激的。”白娟說。

但如果皮膚表面已經出現龜裂,并且還伴隨丘疹、水皰的癥狀時,就需要考慮是否患上“干性濕疹”了。

“干性濕疹,也叫乏脂性濕疹。雖然聽起來‘濕濕’的,但它發病卻往往與皮膚水分減少、干燥乃至年齡增加、皮膚老化等因素有關。”對此,白娟指出,“對付”干性濕疹,首先一定要老老實實地將保濕霜涂抹于身體每一處,以此增加皮膚濕潤度。

那么市面上中的保濕霜琳瑯滿目,如何正確挑選適合自己的保濕霜呢?醫生建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查看成分表選擇含有乳木果油、橄欖油、神經酰胺、透明質酸、甘油或天然保濕因子等成分的產品,這些成分具有良好的保濕效果。

2、根據膚質選擇干性皮膚適合更加厚重的乳霜,油性皮膚則可以選擇質地較為輕薄的乳液。

3、避開刺激性成分避免選擇含有酒精、香精、色素等刺激性成分的產品,以免加重皮膚干燥和敏感。

癢得無處躲藏,當心是“披著羊皮的狼”

據悉,皮膚源性的瘙癢,一般是由于皮膚的炎癥或損傷導致的如濕疹、蕁麻疹這類皮膚小問題,往往簡單治療后便可馬上好轉。但要是癢得實在受不了,用盡所有辦法都難以緩解的話,就要警惕是不是病理性原因了,像神經源性瘙癢、心源性瘙癢,以及兩種或兩種以上機制引起的混合型瘙癢等。

更要命的是,持續性瘙癢也可能是癌癥的“先頭部隊”,膽管癌、肝癌、皮膚惡性腫瘤、淋巴瘤等的癥狀之一就是皮膚瘙癢。

“我們曾經接診過一位嘉興來的大伯,皮膚在短時間內突然長出不明原因的大片紅斑,又紅又腫,瘙癢難耐。一開始他以為只是簡單的皮膚過敏,于是他隨便吃了點抗過敏的藥,但仍不見好轉,甚至紅斑逐漸蔓延至全身每一處,而且傷口輕輕一抓就流膿潰破。”白娟說,后續大伯開始輾轉多地就醫,但始終找不到明確病因,直到來到我們醫院就診,最后才確診是胸腺瘤,手術切除腫瘤后,大伯的皮膚狀況終于才慢慢恢復正常。

所以,專家提醒,一旦遇到不明原因的長期瘙癢,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也許是腫瘤的早期警報。“特別是對于沒有主要皮膚病表現,但有慢性瘙癢的60歲以上、男性及有肝病史和吸煙史的人群,患潛在惡性腫瘤的風險會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