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之年(解密古代及笄之年是指女子多少歲)

時間:2022-11-21 作者:佚名

“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節日”,從這年生日開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適宜的婚嫁年齡了。

“及笄之年”,就是女子年滿十五歲,即十五周歲。“及冠之年”,就是男子年滿二十歲,即二十周歲。《紅樓夢》也有具體實例如:北靜郡王世榮“年未弱冠”,賈珠“不到二十歲”,孫紹祖“未滿三十”,這些說法都是指周歲。

及笄之年出自《禮記·內則》:“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聽從,執麻枲,治絲繭,織纴組紃,學女事,以共衣服。觀于祭祀,納酒漿籩豆菹醢,禮相助奠。十有五年而笄49363.com,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

古時稱女子年在十五為“及笄”,也稱“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齡了,《儀禮·土昏禮》:“女子許嫁,笄而禮之,稱字。”《禮記·內則》:“女子許嫁,……十有五年而笄。”則又指出嫁的年齡。《聊齋志異·胭脂》:“東昌卞氏,業牛醫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

笄:指的的女子頭上的發簪。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發戴上簪子;未許配的,二十歲時束發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滿15歲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在現在應該是18-20歲的女子,到了法定結婚年齡的女子就叫做及笄之年!


贊(   ) +1